前言
2006 年 10 月 26 日,英國 BBC News 刊載了一篇新聞:〈UK army tested 'stay awake' pills〉,說明英國軍方正在把一種新藥──原先用來治療猝睡症(narcolepsy)、外號「殭屍(zombie)」的 modafinil──使用在軍人身上,測試該藥「關閉」人類睡眠需求的效果。因為在戰場上,特種部隊往往需要連續 48 小時以上保持警覺。使用各種手段來消除睡眠、提高反應速度,自然是軍方會做的事情了。
此藥也先後被美國、法國軍方測試過。其中一個美國空軍做的實驗中,飛行員在連續 37 個小時不睡覺的情形下,並服用 100 mg 的 modafinil。與對照組比較,發現此藥可以「有效降低憂鬱、緊張、生氣及暴躁,並增加活力、自信心及警覺性」。
慈濟醫院藥劑部出版的「每月藥物新知」,其中有一期談到 modafinil 在猝睡症患者身上的療效:「服用 modafinil 的實驗組患者,有 50% 改善了白天打瞌睡的問題。」
接下來又繼續提到:「停止 modafinil 藥物治療後,並沒有出現任何藥物戒斷症狀。」
在《當代醫學雜誌》上,由陳昭姿藥師寫的一篇介紹中指出:美國 FDA 對 modafinil 許可的適應症裡,有一項為「在習慣作為睡眠的時段裡工作,因而導致暫時性的失眠或過度睡眠」。
這不就是「熬夜」的定義嗎?
同一篇文章說明此藥的優點:「夜晚睡眠沒有受到影響,但是白日睡眠減少。」
最後的結論:「modafinil 能夠有效減少白天過度睡眠,安全性高,副作用輕微。」
回頭看看被標成粗體字的效果,此藥在現代社會中的魅力不言而喻。
1998 年,modafinil 上市。八年後的 2006 年四月,一篇 review paper 如此寫道:「modafinil 被學生們尋求著,好用來減少他們睡眠的需求並且長時間工作。它也在高壓力、工時長的工作場合逐漸流行起來,例如華爾街的從業人員。」
但事情真有如此簡單嗎?姑且不論它後來被發現在健康人身上的效果,其實與咖啡因相差無幾。重點是這些吸引人的特性:減少睡眠與憂鬱、增加警覺與自信、並且一度被認為幾乎沒有副作用和戒斷症狀,可說是讓人更進一步接近神的「精神威而鋼」,都曾經被拿來形容另外兩個現已在法律上禁止使用的藥品──古柯鹼、安非他命。
古柯鹼(Cocaine)
「這種超自然的效果……包括持續不斷的愉悅,與健康人身上所能感受到的愉悅並無不同。……感覺更能控制自己,感覺更強壯有力,更能夠去應付工作……持久而密集的心志和肉體勞動,能夠在毫無疲倦的情況下完成。那些強制對於食物和睡眠的需求,好像被一掃而空。……各方意見都一致同意……這種愉悅在之後並不會有任何疲乏或憂鬱的副作用。」
擁有這種奇蹟般特質的物質,對於人類來說都像是一種恩典。但是,這個奇蹟之藥就是古柯鹼。而這段欣喜若狂的描述,出自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 1885 年發表的研究報告《談古柯》(Über Coca)。
古柯鹼是一種在灌木植物「古柯」(學名 Erythroxylon coca)的葉子裡存在的生物鹼。古柯原生於南美洲,在哥倫比亞、祕魯、玻利維亞被刻意種植。當地居民以嚼食古柯葉的方式來攝取古柯鹼,這種習慣的開始可以追溯到 5000 年前。食用時會混合石灰,增加唾液 pH 值,以幫助古柯鹼從口腔黏膜吸收。
嚼古柯葉在印加文明(Incan civilization)是重要的宗教儀式內容,平日被統治階級禁止隨意使用。後來印加王朝覆滅,嚼古柯葉的行為變得普遍而尋常,甚至曾一度把古柯葉當作交易的貨幣使用。新的西班牙征服者認為這個行為具有偶像崇拜的意味,不利於當地居民轉換至天主教信仰,所以反對甚至在某些地區還禁止。但後來發現,如果沒有古柯提神和減低食慾的效果,這些印加工人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耐力可以熬得住在高緯度、缺乏食物的礦坑裡長時間工作(這些礦產顯然為西班牙人所用),於是古柯的種植和使用又再度得到西班牙統治者與教堂的「神聖祝福」了。
雖然古柯葉曾經被運到歐洲,但因為在飄洋過海的過程中,葉子裡的活性物質會不斷衰減,等送抵時已經喪失效能,所以一直未能流行起來。一直到 1850 年代,德國化學家才純化出其中的古柯鹼,並且了解它的化學性質。有了便宜、耐久的結晶形式,接下來三十年,古柯鹼極度盛行,有名的科學家與醫生們讚揚它的功效,一位義大利的神經科醫師如此寫道(顯然他也是愛用者):「我寧願在有古柯的情況下讓壽命只有十年,也不願有個可活一百萬個世紀卻沒有古柯的人生。」
最有名的古柯鹼使用者,應該就是佛洛伊德了。他曾發表《談古柯》,讚揚此藥好處,並推薦用來治療酒精成癮、嗎啡(morphine)成癮、憂鬱症、消化疾病以及其他各種雜症。直到 1887 年,佛洛伊德最後一次對於古柯鹼的書面評論,終於鬆口承認「這個藥在治療嗎啡成癮的時候,具有上癮的危險」,但他仍認為此藥在其他方面還是不具成癮性的(佛氏本人使用的口服古柯鹼錠劑,比起注射、吸食來說,的確是比較不容易上癮)。而此時已經有其他醫師提出嚴厲批評,德國的 A. Erlenmeyer,把古柯鹼視為「人類的第三大災禍」,僅次於酒精和鴉片(有趣的一點:酒精的危害度,從純學理的方式去探討,往往都是在各種毒品中名列前茅,但在現代社會中,它居然大多是合法甚至被鼓勵販售的)。
雖然在歐洲出現警告,但古柯鹼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美國仍持續發燒。1885 年,Parke Davis 藥廠出品了 15 種形式各異的古柯鹼產品,包括香菸、吸入劑等。一年之後,喬治亞(Georgia)的藥師 John Pemberton 發明了新的飲料「可口可樂」(Coca Cola),其中含有古柯葉與可樂果中而來的古柯鹼,在禁酒令期間被推薦為酒精的代用品(1906 年,可口可樂便將其中的古柯鹼成份去除了,但仍保留咖啡因)。古柯鹼甚至做成滴劑,滴在牙齒上,來緩解小孩子長牙齒時的疼痛感。
理所當然,美國出現越來越顯著的濫用情形,直到 1914 年 Harrison Narcotic 法案頒布、禁止古柯鹼的運送和販賣為止。
古柯鹼的效果
古柯鹼的典型正面效應包括欣快感、幸福感、警覺性提高、能量增強、疲倦消失,以及大量的自信心。在適度的劑量底下,古柯鹼會讓人變得更善於交際、多話。但是在高劑量底下,會產生一連串的負面效應,包括易怒、焦慮、乏力、失眠甚至是精神疾病的症狀出現。
高度興奮狀態延續一小時後,許多吃下古柯鹼的人便會跌入一段時間的沮喪期。這種情形會讓人尋求更多的古柯鹼來逃離這種沮喪感,因此造成了毒癮。戒除古柯鹼又會造成心情低落、焦慮以及神經緊張。這種癮頭隨後又會造成一段疲勞期,讓人長時間的睡眠。
古柯鹼有強大的強制力:動物服用古柯鹼時,會完全被藥性所控制。事實上在可選擇情況下,如果它們會為了古柯鹼,而不在意電極,也會而放棄食物與水。
值得一提的是,有很長一段時間,古柯鹼被認為是一種完全不會上癮的物質。
長期使用古柯鹼會造成中風發作、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發作,以及其他器官系統的損傷,也會造成腦部活動的異常,甚至是神經元的損傷。
安非他命(Amphetamine)
麻黃(學名:Ephedra vulgaris)這個中藥材在中醫使用超過五千年。在東漢張仲景所寫的醫學鉅著《傷寒論》當中,「麻黃湯」就是一帖被大量使用的方劑,具有解除氣喘與「發汗」的效果。
發汗,可能就是交感神經興奮的結果。麻黃中的主要有效成分麻黃素(ephedrine),結構與安非他命類似,具有減退食慾和增強能量的效果,曾一度被當作減肥藥來使用,但因為心臟毒性的關係,於 2004 年被 FDA 禁止使用。
1920 年代,純化的麻黃素抗痙攣的特性使其成為治療氣喘的特效藥,但是,醫界很快就發現他們對於麻黃素的需求遠遠超過供應量,所以必須尋找一個化學合成的替代品。而這個替代品就是安非他命,在 1887 年由 Edeleano 合成出來。Smith, Kline & French 藥廠在 1932 年製造了一種含有安非他命的吸入劑,在棉片中含有 250 mg 的有效成分,可以緩解鼻部和支氣管的阻塞。
不幸的是,(想當然)有人開始濫用這些吸入劑,特別是某些不需處方就可入手的種類。也有人打開吸入劑,取出含有安非他命的棉片,嚼食、吞下,或是萃取還原作為注射之用。
藥片形式的安非他命在 1935 年面世作為治療猝睡症(回想起之前提到的 modafinil)之用。直到 1940 年代,安非他命廣受醫師(古柯鹼也受到這個族群的喜愛)歡迎,曾有人把這藥品用在 39 種不同的臨床症狀上。美國軍方用來讓士兵在執勤時保持警覺(again,remind of modafinil)。
二次戰後,美國在安非他命的日常使用上急遽增加。1950 到 1960 年代,學生使用安非他命就像今天的咖啡因一樣,用來熬夜唸書準備考試。1970 年代早期的使用量達到最高峰,光是合法的安非他命製造就超過 100 億顆!
雖然被列為管制藥品,但直到今日,安非他命仍被軍方使用著,在醫學上也被用來治療過動症(ADHD)的小孩。
安非他命的效果
與古柯鹼類似,安非他命產生高度的警覺性、自信心增加、欣快感、疲倦減少、幸福感。另外,也會減少睡眠需求,以及增加簡單心智工作的表現,因此被軍方、長時間工作者、運動員、學生等使用。
但是其上癮的強制力與古柯鹼類似,而且具有神經毒性,會造成多巴胺及血清素相關傳導的破壞。長期使用會造成類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狀。
結語
古柯鹼與安非他命都曾經是醫藥界一顆閃亮的星星,被視為救世的仙丹,但事後證明,所有看起來完美得不像是真的事情,就往往不會是真的。
這些藥物在數十年過去、產生無數的受害者之後,才確定了其被禁止的命運。在這之前,藥商甚至印製宣傳手冊,把這些藥形容為老少咸宜、可治百病;醫師也隨之起舞,大膽向民眾推薦藥物;而政府的動作往往慢半拍又容易受各方勢力遊說。最後,其實並不存在著一個真正的把關者,可以確保大家的用藥安全。在商業利益之下,倫理道德是可以隨意扭曲的。
看了過去的例子之後,我對於現在這款 modafinil,只有抱持著更戒慎恐懼的心,密切觀察之後的情勢。
事實上,「藥」與「毒」只在一線之間。
參考資料
‧《Psychopharmacology: drugs, the brain, and behavior》,Jerrold S. Meyer, Linda F.,Sinauer Associates,2005
‧《上癮五百年:癮品與現代世界的形成》,D. T. Courtwright,薛絢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網站「小小神經科學」
你可以去看電影-門徒
回覆刪除你的網誌蠻有意思的,Keep going!!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