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17, 2008

美麗的謊言──Photoshop

  是否有女生在看到雜誌、電視上的漂亮身材與容貌後,感到自慚形穢而心情不好?是否每個男生都知道,他們在寫真集、無名相簿裡看到的,也都是加工後的「虛擬人物」?
  有人已經知道,用 Photoshop 這個軟體來進行「電腦修圖」可以做到太多事情。在媒體上,我們設立了一個無法達到的超高標準,讓現實中的一般人去瘋狂整形、節食,至少,也會心情不好一陣子。
  化妝、打光是人類最早發明的修飾技巧,我們早就已經不是活在真實之中了。會化妝的女生一定會驚訝於男生如何笨拙地被化妝術所欺騙,正如不懂電腦繪圖與燈光的她們被時尚業界所欺騙一般。
  下面這個影片,示範如何用電腦修飾身材:

  接下來則是修飾臉龐的例子:

  最後請你花個九分鐘的時間,看一下探討 Photoshop 如何影響社會的節目。他們訪問了業界人士以及營養師(「retouch」這個字的意思就是「電腦修圖」):
Part 1

Part 2

8月 13, 2008

一個理解因果的角度

  一開始,佛教設法給你一個關於世界的解釋。世間的基本法則是什麼?佛說,世間的通則在於「因緣法」──有因則有果,一個源頭擴散出去、經由連鎖效應,最後形成種種結果,而因果之間的聯繫,那條絲線,你可以說那叫「蝴蝶效應」,或者,我們就叫它「業」。
  業力薰染而成果,人的出生顯然也是種種因素完備之後的結果(你的父母相遇、做愛,乃至你的結胎、出生,當然要種種因素配合);而你在活著的時候,因為動念、行為,也不斷地向外界以及自身「造業」;有一天,即使因為肉身作用停止而死去,你曾經造過的「業力」依然會在這宇宙間、在人與人之間持續散佈而產生種種影響,最後,也許這種種力量重新匯集,又在某一處產生新的生命,你可以叫它「輪迴」,但實際上,並沒有一個確實的「我的靈魂」存在。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而之間如何去傳遞、影響的,則難以計算,所以,不需要也無法去下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種簡化而錯誤的結論。你不斷影響著環境(人、事、物),環境也不斷地影響著你,所有的事或多或少都參雜著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素,因此在因果律面前要心存謙卑,「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就是這個道理。

7月 25, 2008

一個理解佛教的角度

  以前曾說,佛教就是「快樂哲學」,教導你如何離苦得樂;但現在,我可能會說,佛教的主題在於「超越」,而所謂快樂與平靜,不過只是隨之而來的副產品罷了。如果一心想著要求快樂,那反而容易什麼也得不到,甚至可以說,有很多不快樂,就是從「追求快樂」而來的。此中差別,不可掉以輕心。
  學佛首先要對事物產生正確的認知。在過程中,可能必須去理解一些原先難以接受的道理,去注視原先不願面對的真相。了解之前,你是身陷世界的猛獸,不斷衝撞、受傷卻完全不知所謂,並且用自己的誤解在傷口上灑鹽;了解之後,綁在你身上的荊棘依然還在,但心下雪亮,刀砍過來你依然會痛,但你懂得。從此在不斷受制的物質生活中,學習到用心靈超越這一切的方法。
  有了正知正見,把握了超越一般概念的真實,就能以一種超然的態度看待生活。理解運作法則,然後超越運作法則,到最後,連「超越」本身都要超越。
  結果是,其實並沒有超越什麼東西,也沒有什麼東西好去超越的。而在這個過程中,你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佛教要讓你從相對之中見到絕對,然後再告訴你,其實,並沒有什麼絕對,也沒有什麼「其實」。

7月 02, 2008

生命的意義

  我曾經想起一件事情而悲傷不已:「人生沒有意義啊,所有的東西最後都崩壞了。」那時我掛在嘴邊的兩句話:「痛苦會過去,沒有東西會留下」、「能笑就笑,明天會更糟」。觸目所及皆是一片蕭索不堪,正如〈舊約‧傳道書〉所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這在佛家稱為「斷滅見」,已經違反了中道以及因緣法的初衷。事實上,若這世界只是持續不斷地崩潰,那早就空無一物了,又如何維持這你我還能呼吸的世界呢?
  佛陀告訴迦旃延:「用心觀察這世間各種因素如何聚集成事物的,你就不會說這世界是虛空;用心觀察這世間各種因素如何消散而事物不復存在的,你就不會說這世界是永恆。」(雜阿含經‧二六二)
  一切的一切,都由是各種因素聚集起來的,一旦條件改變,元素散去,事物便要變化。而組成這世界的東西難道沒有一個最小的組成單位嗎?那就是最小而不可破壞永恆的東西,譬如說,原子?近代物理已經把基本粒子不斷切割,原子其實很早就已經發現也是可以繼續拆散的,而且,越到盡頭,物質與能量的分界越來越模糊,再加上「真空之中其實有不斷生成與消滅的粒子」這個發現,正應合了《維摩詰經》裡頭的一句話:「從不斷變動中生出所有的事物」。
  堅持要拆下去,你得不到什麼實體。所以現在請問,「我」是什麼東西?連原子(甚至質子、電子、中子)都被拆散了,永恆的「我」在哪裡?我找不到,有人看到的話麻煩告訴我。
  溫度到達燃點、可燃物、氧氣,一團火就這樣誕生了,有一天它會熄滅,請問,它的意義是什麼?
  有人說火能燒東西,所以它的意義就是燒東西;有人說火能夠當火種,產生其他火團,所以它的意義是製造更多的火;有人則認為,要發出最大光亮、最大熱度才是意義的實踐。
  一團火熄了,有人說因為它曾經製造其他的火,所以火的什麼東西延續下去了;有人說它會在另一個地方再度生起,那就是原本的火;有人說火滅掉之後,火的「實在本體」到了一個我們無法掌握的地方。
  意義隨人定義,問題是,那也只是人自己附加上去的概念。你要說它的生起有什麼意義也可以,要說它的消滅也可以,問題是,那也只是你說的。
  精卵結合、子宮孕育、適當環境,你出現了,有一天,你會崩解成組織、胺基酸、碳原子,你要告訴我你自己的意義嗎?有一天傷心了、開心了,又是誰在痛苦、誰在高興呢,你找得到嗎?

6月 15, 2008

Natural Blues

  前一陣子學校舉辦了一個類似「校園拍攝比賽」的徵圖活動,我整理手機裡的相片,想找出當初構圖、光影最引以為傲的那張,等我找到時,愣了一下,「2006 年 12 月」?我知道那個比賽要求一年內的照片,當初我曾經把它寄給妹妹看,還以為大約是 2007 年底的事,沒想到一跨就是一年過去,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我多久沒有拍出自己滿意的佳作,我多久沒有 blogging,我多久沒有寫信給妹妹了?
  最近她打電話給我,又觸動我這個想法,或許下個禮拜就算是期末考要考 8 科也沒關係,真的有差到寫下一些想法的一個小時嗎?或許我一直想著等到自己閒下來的時候開始規律 blogging,而這天將永遠不會來到?於是我回頭,開門,坐在電腦前,重新敲擊。
  妹妹,這也是給妳的一封信。
  最近一年來我的寫作能力嚴重枯竭:有一些事情想說,卻早在組織成有意義的文章之前,就已經支離破碎,或許對懶惰的我,這正符合本性──比起什麼經世之大業,還是上網看看美女圖、開遊戲殺殺幾個人更符合虛無而操勞耗損的專技生本色吧?
  但我想起來的是,一年前的約莫此時此刻,我當時坐在學校的陽光走廊內,我坐著,讀著駱以軍的《我愛羅》,陽光很強,從書頁上映回我的臉上,那是一本雜誌專欄文章的選集,或許沒有人覺得它的文學價值有何殊勝之處,但,我卻在當時感覺沒有開始、沒有結束、一種極度專注的翻閱過程中,體會到那整本書有如開車開在綿延無盡的東海岸那種靜謐的憂鬱時分。
  那個時候,我的成績很糟,糟到一蹋糊塗、不可方物的境界;感情方面剛因為會錯意而覺得索然無味;自己一個人吃著 home-made prescription;那個看書的週末下午,其實放著期末考多到無法想像多量的共筆沒有去念,但我就很好膽的把那些都放著,專心去看,深深地浸在裡面。
  我曾經遇過駱,問他,這樣每個禮拜在週刊上寫不是一種很大的耗損嗎,那原來的創作呢;他回答說,中世紀那些為後人所稱道的藝術家,其實也都是在這種不斷接受工作委託的情形下進行創作,這可以說是一種技藝的磨練,避免自己的筆「冷下來」的一種手段;我後來問他是否還有在進行那關於西夏的小說;他說有,有時間他就會偷偷地寫。
  後來我看週刊的機會變得很少,課外看本科的專業書的時間也越來越多,終究是如奔馬一般逃離了一般人的生活,一腳踩空掉進了魔法學校的專業課程。
  前幾天在學校樓下餐廳點了一份叫做「鹽燒鯖魚定食」的東西,話是這樣說沒錯,但拿到那份餐點的時候還是非常失望:乾癟的魚片無法掩住不甚新鮮的氣味,配菜只有小小撮的豆絲、青菜、菜脯,不禁讓人仰天無語──連吃東西這最後的樂趣也被剝奪了嗎?
  把托盤放上桌子,坐下,拿起筷子準備要吃的時候,我卻發現,撥弄魚肉的時候,聚光燈的鹵素光正好集中打在上面,映照在我的臉上,我愣了一下,似曾相似的感覺,於是我開始了第一口魚肉……。

4月 22, 2008

韜光

  到最後,你漸漸無法用倫理學的觀點去評斷一個人的決定。因為,每個人站在自己知識相對應的高度,去做出自己所能認是最恰當的行為。
  但在觀察失去「善惡」的同時,也失去了「同情」,只剩下冷靜的「同理」:有時候,你發現,沒有辦法看得透徹的人就是該死──自然而然要走上衰敗的道路。
  蘇格拉底說:「無知是唯一之惡。(The only evil is ignorance.)」
  人類若能真正知道自己利益之所在,產生所謂的「洞察」(一種對於自己周遭環境的認識,對於自身處境的體會,對於自己問題的「病識感」),觀察、反省、學習,對於一切世事採用更無遺漏的綜觀角度,才有實踐「善」的可能。
  「爽死」和「累死」,你選擇哪一種?
  我選擇「裝死」,因為我要活下來,窮盡諸事物的下場。

4月 03, 2008

如鯁在喉

  「不要主動表達反對的意見。」王老師斜眼看著左前方,又拉回來:「不關心你有什麼意見的人,不會被你反面的論述打動,因為他的主觀意識是如此之高。」
  「萬一那個人真的是完全不懂呢?我們冒著衝突的風險,不就可以幫助他成長了嗎?」
  「他的身邊有這麼多人,為什麼都沒有辦法改變他?為什麼是由你來改變?為什麼你認為你有能力改變?
  不要以為自己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你能決定的,只有自己要不要接受對方的意見。至於你要輸出什麼想法,如果不顧慮對方有什麼反應,那就是衝突的根源了;如果要顧慮對方有什麼反應,卻又不是你能決定的。」
  「嗯……原來如此。老師,我懂了。」
  「小明,現學現賣,善哉!」

3月 02, 2008

(知識)

  不要對天才感到怨恨,因為即將從背後狠狠一刀將他踹入地獄的你,應該是不帶感情的──他只是尚未成型的死屍罷了。
  去吧,去拉那不知民間疾苦而感到無聊的天賦者一把,幫他找到人生的意義。
  你用你復仇之後的空虛,換取他往生之後的成長,不也是捨己為人的善事一件嗎?

2月 21, 2008

泡麵喻

  泡麵,是一種吃到後面會覺得很膩的東西,至少是一點也稱不上是美味了。
  泡麵最好吃的時候,是在一開始聞香的時候,以及第一口吃進去的瞬間。
  每個人飢餓時遇到泡麵的反應大同小異,和泡麵的種類並無絕對關係,所以重點不在於這碗泡麵一開始有多美味,而是當吃到不想吃的時候,各人的反應才是真正顯示個別差異的地方。
  有的人雖然筷子慢下來了,但還是堅持慢慢繼續吃;有的人乾脆停下筷子,先休息片刻;有的人已經把這碗麵收拾乾淨,不吃了。
  在這之前,食用的順序會影響此時碗內剩下的會有哪些東西:有些人習慣邊吃肉邊吃麵;有人習慣先吃肉再吃麵;有人習慣先把麵吃完,留下肉湯;有人更誇張,先把裝肉的調理包拿起來嗑完,再開始吃湯麵。
  我們假定有一個糧食不足的社會,有人泡麵若吃不下要丟棄時,必須用保鮮膜封起來,給其他人繼續吃「二手麵」。
  在這個時空設定下,就會有一些現象可以觀察:有的人知道糧食可貴,所以即使現在吃不太下,也要勉強動筷,珍惜糧食;有的人暫且休息,等過一會兒再吃;但是大部分的人再滿嘴油膩的情形下,覺得食之無味難以忍受,便將眼前這碗麵放棄了。
  當然,這些吃飽的人,過沒多久,肚子餓了,又會出外覓食,再找一碗麵來吃。
  而那些想休息之後再吃的人,要注意一件事:有一些泡麵,冷掉之後非常難吃,有一些卻不會。所以冷掉之後的滋味反而變成這碗麵的關鍵因素。
  到現在,你會發現,一碗麵剛開始熱騰騰時的差異都不大,問題都是出在吃飽了或是冷掉之後的善後。
  所以要問:這,是個事先就有辦法看出最後結局的事情嗎?

2月 13, 2008

鐵氟龍安全嗎?

  「鐵氟龍」(Teflon)是一種塗佈在不沾鍋上的塑膠,極為光滑的特性使其不易與食物沾粘,可以讓使用者以低溫少油的方式煎煮東西。
  鐵氟龍的製造過程,會使用一種稱為「PFOA」的物質。已知 PFOA 在實驗動物身上會致癌、致畸胎,被美國環保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標為「可能致癌物」。製造商為此曾付出上億美金與工廠周邊居民和解。不過,製造商表示,PFOA 只用於製造過程,在不沾鍋成品上並不存在。
  鐵氟龍本身在低溫下堪稱穩定,但是在加熱到 260°C 時開始劣化,在 350°C 以上有顯著的分解。分解後會形成一種對鳥類有毒的氣體,在人體身上的急性反應為頭痛、發燒、寒顫、背痛──此現象稱之為「鐵氟龍流感」(Teflon flu)。製造商表示這些症狀皆為可逆,而政府機關也未警告其長期的危險性。
  油類加溫到 200°C 開始產生焦味與冒煙;一般肉類則在 200-230°C 煎煮,是一個尚未超過危險但接近的數值。
  基本上,全世界尚未有任何一個國家回收或禁用不沾鍋,各國政府也仍認為它們屬於安全。但使用時需要格外注意溫度,請盡量以最低火力的冷(溫)油來處理,如此一來,不但鐵氟龍不會分解,連蛋白質、油脂類在高溫時可能出現的致癌衍生物也能一併避免。


參考資料:
1. Joseph A. Schwarcz。炒菜鍋也有毒?──鐵氟龍。蘇老師化學聊是非─懂4點化學很有用。天下文化 2005
2. Peter Lavelle. Is Teflon safe? ABC News 2006

(知識)

  想要讓「真愛」存在,它就不會是個太過偉大的東西。
  正如不去堅持「全知」、「全能」、「全善」這三個相互矛盾的原則的話,那麼要讓上帝存在也是輕而易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