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麵,是一種吃到後面會覺得很膩的東西,至少是一點也稱不上是美味了。
泡麵最好吃的時候,是在一開始聞香的時候,以及第一口吃進去的瞬間。
每個人飢餓時遇到泡麵的反應大同小異,和泡麵的種類並無絕對關係,所以重點不在於這碗泡麵一開始有多美味,而是當吃到不想吃的時候,各人的反應才是真正顯示個別差異的地方。
有的人雖然筷子慢下來了,但還是堅持慢慢繼續吃;有的人乾脆停下筷子,先休息片刻;有的人已經把這碗麵收拾乾淨,不吃了。
在這之前,食用的順序會影響此時碗內剩下的會有哪些東西:有些人習慣邊吃肉邊吃麵;有人習慣先吃肉再吃麵;有人習慣先把麵吃完,留下肉湯;有人更誇張,先把裝肉的調理包拿起來嗑完,再開始吃湯麵。
我們假定有一個糧食不足的社會,有人泡麵若吃不下要丟棄時,必須用保鮮膜封起來,給其他人繼續吃「二手麵」。
在這個時空設定下,就會有一些現象可以觀察:有的人知道糧食可貴,所以即使現在吃不太下,也要勉強動筷,珍惜糧食;有的人暫且休息,等過一會兒再吃;但是大部分的人再滿嘴油膩的情形下,覺得食之無味難以忍受,便將眼前這碗麵放棄了。
當然,這些吃飽的人,過沒多久,肚子餓了,又會出外覓食,再找一碗麵來吃。
而那些想休息之後再吃的人,要注意一件事:有一些泡麵,冷掉之後非常難吃,有一些卻不會。所以冷掉之後的滋味反而變成這碗麵的關鍵因素。
到現在,你會發現,一碗麵剛開始熱騰騰時的差異都不大,問題都是出在吃飽了或是冷掉之後的善後。
所以要問:這,是個事先就有辦法看出最後結局的事情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