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被訂為「世界物理年」,並以表彰愛因斯坦成就為主題。因為今年剛好也是愛因斯坦發表劃時代的物理發現後的100周年。1905年,愛因斯坦做出了四個深具歷史意義的貢獻:
一、提出光量子論,也就是所謂「波粒二相性」。
二、由液體中懸浮粒子的運動(布朗運動)推出測定分子大小的方法,解決了原子是否實際存在的爭議。
三、創造相對論,引發物理學的巨大變革。這點自然不必贅述。
四、由相對論推出所謂「E=MC^2」的公式,其實際物理意義為「能量也可以視為一種質量」。
這四項成就,共六篇論文,都是當時年僅26歲的愛因斯坦,於1905年3月至9月這7個月內完成的。能在如此短時間內想出如此巨大的創見,相當駭人,於是有人就稱1905年為「愛因斯坦奇蹟年」。更可怕的是,當時他只是一個瑞士專利局的下級職員,身邊沒有任何一位物理學者,同時還要幫忙照顧年僅一歲的兒子。
物理這門學問是很講天份的,不是嗎?
台灣的物理教育,在科學史部分異常薄弱,甚至連補教界都要幫教育部擔負起這個責任。我在高中時,幾乎所有物理的科學史都是從「陳碩物理」--一間中大型物理家教班--學來的。我們知道牛頓很重要,也知道愛因斯坦的偉大,卻從來沒好好去了解這些人的一生,以及他們各自擁有的一個奇蹟年。這實在是教育上的一大漏洞,以至於在做學問時常常找不到一個重要的「典範」好去追隨,結果培養出來的只是一群工人而已。
聊勝於無,這篇「愛因斯坦奇蹟年探源」,提供給各位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