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盡心下之三)
語譯:
孟子說:「完全相信書上的話,那倒不如沒有書。我對於周書武成篇的文字,只取二三片竹簡所載的罷了。仁人在天下是沒有敵手的;憑武王這最仁慈的人去征伐那最不仁慈的紂,怎麼會殺得血流漂杵呢?」
感想:
本來以為孟子只是一個愛跟徒弟東扯西扯、到處說大話的人,但在偶然翻到這一則之後,心中不禁暗中豎起大拇指。如果常常看各種科普叢書的人,就會深深體認到這個道理,當下在看書的時候,常常會完全相信作者的話,可是等到看的書越來越多,卻發現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論點開始在腦海中打架,這是最容易感受到「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時候。
接著孟子舉的這個例子,更是大大的加強了這個論點,對於儒家最推崇的堯舜虞湯文武周公等聖人的事蹟,而且這段還經過孟子認為最偉大的人--孔子刪定過的歷史,他居然敢提出質疑點,對啊!如果紂王已經搞到眾叛親離、人心向背的地步,那在武王伐紂的時候,又怎麼會浴血苦戰到這種程度呢?這種對於自己深信不疑的權威,仍然使用理性思考來用力檢驗的精神,的確值得我們參考。有了這種精神之後,馬上就可以運用在這一篇本身,「仁者無敵」的論調是真的嗎?似乎許多暴虐統治下的人民,依然深深愛著他的國家和統治者,這又該如何解釋呢?相信在心理學上,又會有一番不同的見解。
最近稍微看了一下「柏楊板資治通鑑」,正是練習這種思考的好工具,常常看完一段歷史之後,司馬光就會跳出來說一段「司馬光曰」來評論歷史,精闢見解不禁讓人點頭稱是。接著柏楊馬上又從後面來一段「柏楊曰」,看了也覺得見解獨到。單獨只看其中一個人的說法,相信都會讓讀者對其深信不疑,但重點是,柏楊和司馬光的論點往往是發生衝突的!這時候就是頭腦全速運轉的時候了,到底誰對誰錯?或者他們是分別點出一體之兩面?為何司馬光會特別維護既得利益階層的權益?為何柏楊對於人權問題特別重視?有時候甚至混合兩方論點還能得出第三種史觀!
培養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後,即使無法從多方說法中釐清真相,也能讓自己不會輕易地被一家之言所迷惑、操弄,可以說是生活於現代的必備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