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13, 2006

孔子的符號互動論

  你看著我的文字,你聽著我的言談,你不會了解我,你接觸到的,都只是我釋放出來的符號而已,如果沒辦法用正確的態度去面對,那你所認識的,不過是「你自己解釋出來的那個人」而不是我。
  沒錯,符號不能代替事實。「火」這個字並不是自然界的那個「火」,如果符號可以代替事實的話,你在說「火」這個字的時候就會燒到嘴巴!
  孔子曾經喟嘆自己的不智:
  「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
  一個人說了什麼、寫了什麼,和他實際做了什麼,是完全沒有任何關係的兩件事。政治人物說「我很清廉」,或是寫文章敘述自己「很清廉」,都跟這個人是否真正清廉,沒有任何一點關係。所以符號和一個人本身,應該要做完整的區隔,首先要辨明,你面對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還是一堆語言、文字、表情、動作?
  孔子說: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這就是把「符號系統」和「真實人格」區分處理的大智慧。
  那我們要如何去認識一個真實的人呢?孔子告訴我們: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這是個很困難的方法,因為人就是生活在符號的世界裡。
  首先我們可以排除一切不會見到本人的途徑:blog 是一座符號堆砌出來的城堡,BBS 是一個符號建構出來的世界,MSN 是一條符號流動的管道。在網路上,這些輕易牽引人類喜怒哀樂的各種應用,都不過是「獲取資訊的工具」罷了。要注意,你自己拋出一些符號,對方也拋出一些,兩坨符號就這樣在空中、在電線裡交媾,這並不代表兩個人在認識「真正的對方」這件事上有任何的進展,所以為了這虛幻的一切感動甚至沉迷於其上,都只是自欺欺人,除非你一開始就打定了「根本就不想認識對方的真實人物,我要的,只有符號」。
  所以人類為了了解彼此,無論是十萬年前或是今天,都只能以非常艱難的方法付出大量的代價,冀望能得到一點點的結果,一點點就好。一對男女即使裸裎相向進行最深層的肉體交流,其中也是充滿了詭詐欺騙。我們只能用盡全力,親眼觀察別人最細微的無意識動作,然後絞盡腦汁抽絲剝繭,提煉出那一滴可能的真實。
  說實在的,兩個人相處一輩子,光是要了解對方,應該就不只一輩子了,所以無論如何,請不要說一成不變,請不要說乏味了,因為你可能連對方都還沒認識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